让法律服务温暖人心! 依法治国,重在履行。正义普照,科技赋能。

北京

切换城市

 当前位置:法履网 > 法律资讯

“不复工复产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复工后员工确诊怎么办?口罩需求如何满足?国家发改委、卫健委这样回应

2020-02-11

如何处理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如果复工后有职工确诊怎么办?目前口罩产能如何?复工后口罩需求能否满足?
       2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卫健委、交通部等负责人就上述问题一一回应。

       如何处理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虽然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不复工复产,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这样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首要任务还是疫情防控,应该继续采取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考虑有序复工复产。

       对于疫情总量比较大但是集中在个别城市的地区,就要在这些重点城市加强重点的疫情防控,有针对性组织低风险人群返岗。

       对于疫情比较轻的地区,要在巩固好防疫有利形势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防护标准,努力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全面复工。

       总体来讲,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疫情的情况合理有序复工复产,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地方一率都要复工复产,要实事求是。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区分不同地方的疫情状况,切实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

       重要国计民生领域要立即复工复产,重大项目要及时返岗、尽早开工,其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暂不开工,疫情高发地区和非紧迫岗位可适当延期返程。

       一些地方拘留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或以审批等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是否有依据?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防控期间,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很严格的限制人员进出措施。比如,有的地方还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采取了报备制度,有的设置了前置审批条件,甚至还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拘留提前复工企业负责人的情况。这些做法是不符合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中央精神的。此风不可涨。

       在这里明确和大家说,我们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不能简单化地通过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开复工门槛等办法,来达到防护目的,而是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指导、关心、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切实解除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如果复工后有职工确诊怎么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如果复工后一个企业、一个工厂发现了确诊病人,对这个企业我们首先要对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全面了解清楚,第一方面,要与这个病人了解清楚,他最近都接触了哪些人,去了哪些地方。第二方面,也要与单位员工了解清楚,哪些人和他接触过,他去过什么场所。通过了解,找到密切接触者,对这些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观察,在这期间如果发现这些密切接触者有健康方面的问题,立即就医。如果这个病人没有被早期发现,在单位和企业出现了广泛传播,这个时候就要对企业或单位采取一定措施。如果病例的发现较早,对于密切接触者采取了严格的医学观察措施,是不需要对这个企业或单位进行关闭的。


       目前口罩产能如何?复工后如何保障口罩需求?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促生产。据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超过76%,还有1/4的口罩企业还没有复工。要帮助这些企业协调解决生产中、复工中遇到的用工、原辅材料、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促使企业抓紧复工。对现在还没有满负荷生产的企业,要推动企业抓紧释放现有产能,尽快实现满负荷生产,鼓励他们采取两班倒、三班倒的方式,24小时运转起来;对有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支持,并争取新增产能能够早日达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办理有关资质,推动技术改造,尽快实现转产。

       第二方面,要千方百计扩进口。我们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推动相关企业加大进口采购力度,支持企业国外采购口罩使用货运包机的方式运至国内,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外国政府及其国际组织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转运工作。

       第三方面,要千方百计保重点。铁路、公路、民航、商场、超市以及部分生活性服务业这样的领域,大多都是“人对人”的服务模式,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都比较大,工作人员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不同人群间产生交叉感染。所以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将统筹予以倾斜保障。

       最后一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减浪费。因为目前口罩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使用效率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目前卫生健康部门已经在大力宣传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口罩,也在向全社会倡导要按需使用、按功能使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呼吁大家不要囤积口罩。口罩是有保质期的,囤积那么多,保质期过了就没有用了,浪费了。已经囤积的,我建议送给亲朋好友,让你的亲朋好友感受你的关爱。谢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投实

 官方QQ

339118878

 商务合作/投诉建议

180-2872-2890

15510665333

法履网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返回顶部